三一中联十年商战真相:炼金术和假账之谜

2013-06-17 | 发布者:柴喜男 | 来自财经评论家

 

  五、 2005—2007年:三一的黄金年代

 

  现在,我们来看它们2003年—2013年的商战史。探讨它们在各个不同阶段的成功之道与博弈之术。

 

  2003年到2004年,整个经济处于宏观调控期,工程机械行业也相对低迷。三一、中联、徐工这几家企业都在积累力量。一手是资本,一手是产业。在资本上,2003年三一上市,徐工、中联也相继启动改制。在产业上,积极储备挖掘机、起重机等新产品。

 

  2005年是一个关键转折点。这一年,工程机械行业开始复苏,从这一年开始,三一重工取得了爆发式的增长,成了2005年-2007年这三年最大的赢家。无论是收入还是利润增幅,都远超同行。这只是上市公司三一重工的数据。至2007年,三一重工的挖掘机业务和煤机业务已经转到集团公司,蓬勃发展。整个三一集团的发展速度更快。

 

表7:2005年-2007年三一与中联收入与净利润增幅

表7:2005年-2007年三一与中联收入与净利润增幅

 

  在此阶段,三一的表现卓越,天时、地利、人和三者齐聚。天时,是2005年-2007年,房价快速上涨,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加. 工程机械行业高度景气。地利,是三一的产品保持了高毛利率,进而能够支撑比对手高出一倍的销售费用率,销售攻击力强悍。人和,三一的高管团队优势同时坐拥民企机制之利。与此同时,这个阶段中联和徐工都进入改制阶段,相当一部分精力在应对改制相关的事务,难以有大的产业动作。对于国企来说,改制相当敏感,一招不慎重,可能位置不保。

 

  天时无需多言。无论是中联还是徐工,虽然增幅不同,在这三年里绝对值也在增加。让我们先来看在这三年里三一得天独厚的独特优势所在:

 

(1)高毛利率支持。

 

  表8:2003年-2007年三一、中联、徐工毛利率对比

表8:2003年-2007年三一、中联、徐工毛利率对比 

 

  三一的整体毛利率明显高于竞争对手。这里面可能有统计口径的不同,但在这个阶段三一毛利高应是事实,否则三一无法支撑远高同行的销售费用率。

 

  在高毛利的支撑下,三一可以采用更激进更有激励性的销售政策来推动销售。三一的销售费用率达到了中联和徐工的2-5倍。网上一直流传着三一销售更激进的说法,在数据中得到了验证。

 

  表9:2003年-2007年三一、中联、徐工销售费用率对比

表9:2003年-2007年三一、中联、徐工销售费用率对比 

 

  这是三一永远都很难再有的黄金时间窗口。在行业高度景气之际,两家主要竞争对手都是国企,都处于改制的敏感时期。我们以常识就可设身处地的去理解中联合徐工当时的处境,在这样的敏感期,少做比做错要好太多。甚至可以极端的认为,这个时间段内的中联和徐工,是用一只手在跟三一竞争,另一只手是在跟各种战略投资者、国资委在博弈。

 

  也在2005年-2007年这个阶段,已经从上市公司三一重工转到集团的三一重机、三一重装也在快速发展。整个三一集团的发展真的是蒸蒸日上。

工程机械在线 CMO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Construction Machinery Onl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