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中联十年商战真相:炼金术和假账之谜

2013-06-17 | 发布者:柴喜男 | 来自财经评论家

 

  2、可清楚看到各家公司之间尤其是三一和中联之间的博弈。销售政策并不是一个公司独立的行为,而是各个公司互相影响,是一种博弈。2011年三家公司该比例同时比2010年翻倍,是一个行业现象。

 

  但在2012年,中联重科利用2010年A股增发和香港上市成功带来的180亿的现金优势,明显采取了更有进攻性的策略,该比例增加到15%,2012年中联的销售入也首次超过了三一重工。这一年,三一的该比例只有7.84%。

 

  3、 中联在2012年的进攻策略明显激起了三一重工强烈的反弹。2013年第一季度,三一重工该指标的比例达到了67%,这意味着每卖出去100块的产品,有67块没有收回来。这几乎是一个触及红线的危险比例。

 

  我们统计了A股所有上市公司2013年第一季度的新增应收账款/销售收入,发现在扣掉了五家地产公司和重组公司后,三一重工的该比例是第18名,这其中还有几家工程类公司。对于传统的制造业企业来说,67%的指标是非常危险了。

 

  表3:2013年第一季度新增应收账款/销售收入排名靠前的A股公司

表3:2013年第一季度新增应收账款/销售收入排名靠前的A股公司 

 

  4、徐工的情况也并不乐观。该指标基本比其他两家对手高,在竞争处于跟随状态。

 

  我们再来看另一个指标。当期新增应收账款/当期净利润,来衡量净利润的含金量。

 

  图3当期新增应收账款/当期净利润

图3当期新增应收账款/当期净利润 

 

 表4:2009年-2013年第一季度三一、中联、徐工当期新增应收账款/当期净利润 

表4:2009年-2013年第一季度三一、中联、徐工当期新增应收账款/当期净利润

 

  该指标过去三一中联基本一致,反应双方的利润质量相当。但在2013年,三一的新增应收账款是净利润的4.46倍,明显放大。至于徐工,历年数据远高于三一中联,竞争尽显颓势。

 

工程机械在线 CMO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Construction Machinery Onl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