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3年:中国混凝土产业的精彩与无奈

2014-01-10 | 发布者:任娜 | 来自工程机械在线


  五大产业焦虑


  1.产能利用率连年下降


  由于产业投资小、准入门槛低、技术含量不高等原因使得混凝土搅拌站的投建非常容易,加上缺乏合理的布局和对市场进入的有效监管和控制,行业产能过剩也相当严重,湖南省的混凝土行业数据表明,仅长沙市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就多达70家,总产能6000万立方米,产能严重供大于求。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江苏全省预拌混凝土设计产能达到6.8亿立方米,而当年实际产量仅为2.5亿多立方米,产能利用率仅为32%。而严重的是这种趋势正在逐年加深。江苏省混凝土业内的资深人士指出,产能过剩导致的严重后果是多方面的,造成企业良莠不齐,引发行业恶性竞争,混凝土质量难以保证等一系列问题。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水泥企业已经大规模布局商混行业。随着水泥企业大规模进入,混凝土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也越来越凸显:产能利用率低,2012年我国预拌混凝土产能利用率为43%,而2013年预计不足40%,混凝土产能利用率呈现连年严重下降的趋势。有业内资深专家指出,2013年在搅拌站集中的区域,甚至产能利用率只有15%~17%。


  从经济理论上讲,产能过剩有四种情况。


  一是周期性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常态,即随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周期的需要,产能不断地增长。二是结构性产能过剩。以钢铁行业为例,粗放、低价、低质部分钢材产能过剩,而特种、异型或高端钢材部分产能则存在不足。三是体制性产能过剩。这种产能是地方政府在利益驱动下,以GDP为导向下产生的过剩,很大程度上是行政性干预造成的结果,且最难治疗。第四是绝对性产能过剩,即在全球范围内来看,绝对需求不足。


  混凝土行业产能过剩有其自身特点的原因。


  (1)按照行业惯例,产能利用率通常按照搅拌机的搅拌产能利用率统计,而搅拌设备投资成本较低,容易形成较大的搅拌能力。(2)混凝土搅拌车和混凝土泵车的多少、运输距离的远近以及调度管理能力直接影响搅拌站的实际供应能力。但搅拌车、泵车等在搅拌站总体投资额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因此往往成为一个搅拌站供应能力的瓶颈进而造成搅拌站的实际生产能力低于搅拌机的设计产能。(3)混凝土需求有显着的季节性和周期性,有明显的波峰波谷阶段,同时混凝土无法形成产品库存,只能通过扩大产能来保障波峰阶段的供应。因此,即使从实际供应能力的角度来看混凝土企业产能利用率也不可能达到很高水平。(4)由于我国预拌混凝土设计产能增长较快,按照当年年末的设计产能来计算当年的产能利用率会使计算结果低于实际值。


  目前我国普遍存在的混凝土产能过剩属于哪种情况,当属体制性产能过剩。这应当引起全行业的高度关注。


  2.赊销成“癌”,应收帐款“泰山压顶”


  在混凝土行业里,应收账款总量长期居高不下,导致呆帐、坏帐大量产生。许多企业由于不能及时收回货款,资金无法有效运转,面临经营危机。可以说,应收账款风险是许多混凝土企业主要风险之一。


  湖南南方水泥也深受其扰,企业负责人坦言目前湖南南方水泥的应收账款达35亿元,为此,公司专门成立了应收账款领导小组,开展了回收应收账款的专项活动,委托律师事务所,通过律师运用法律手段进行收取。事实证明,这样的方法很受用,湖南南方仅在7月份,就收回了7亿多账款。一般企业的应收账款时期为10个月,做得好的在120天~180天,做得差的甚至有400天以上;


  应收账款问题一直是制约混凝土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受制于混凝土行业特点,工程款结算不及时,导致施工企业无法按时支付混凝土购买费用。另一方面,近年来混凝土产能过剩严重,行业恶性竞争导致企业市场话语权降低,助长了应收账款拖欠现象。由于混凝土企业原材料购买,全部采用现金支付,因而造成企业资金流减少,危及混凝土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行。


  江苏全省预拌混凝土产量在2.5亿方左右,产值达到850亿元,但是应收账款却超过600亿元,为企业发展增添不小压力。


  2013年11月,陕西商洛地区的多位政协委员联名向政府部门反映,当地预拌混凝土企业年终应收账款数额较大,资金周转问题突出。例如,商洛市永恒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主要经营混凝土机械租赁业务的公司,2012年实现销售1900万元,实际收到销售款1200万元,应收账款高达700万元。公司董事长表示,销售款不能及时到账,既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又加大了经营成本。


  混凝土行业还是个高垫资、低回款的行业,据专家估计,大部分混凝土企业的应收账款每立方米混凝土140元以上,而应收账款状况比较好的企业,混凝土每立方米也在90元左右,所有进入混凝土行业的企业都要面临应收账款的问题。甚至有的水泥企业收购搅拌站后也开始有了应收账款问题,自己的搅拌站欠自己水泥企业的帐款,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许多混凝土企业,表面上混凝土销量喜人、业务毛利率不低,但应收账款却很高,久而久之,企业运营的资金压力就会增大,有的应收账款还可能转换为死账呆账,有的地方与政府间的关系好坏也直接影响到应收账款的难易程度,加大了企业的运营风险。有的混凝土企业也想改变这种拖欠款问题,创新混凝土产品营销模式,但这是个行业普遍问题,靠一两个企业短时间内彻底改变行业痼疾也不太现实,因为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


  目前预拌混凝土全行业处于严重赊销状态,搅拌站设备、原材料、运输设备赊购,产品赊销,应收款数目连年放大。许多预拌混凝土企业都将应收款难以回收视为产业“癌症”。


  3.建站门槛是“设”还是“撤”


  关于建立商混企业资质审批权是应加强还是弱化的问题,在业内有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一方认为政府应加强对商混企业资质审批,因为目前整个行业“小而散”,进入门槛太低,产能已经严重过剩,政府在审批机制上放开,会造成产能更加过剩,行业情况更加糟糕。


  而另一方却认为混凝土行业企业“小而多”,产能过剩,造成这种乱局的根源就是资质审批管理。混凝土产业的资质审批权不下放,将会对这个产业带来非常大的损害,当资质成了资源,就会形成寻租交易,不但滋生腐败,而且对行业发展更为不利。


  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资源的配置应该完全由市场决定。2014年,建设混凝土搅拌站的资质审批是废是存将是业内关注的焦点之一。


  4.物流过程陷阱重重


  物流的高风险是水泥企业进军商品混凝土行业面临的又一大挑战。由于混凝土生产的不均衡性,导致自购设备对混凝土物流满足的难度较大。

工程机械在线 CMO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Construction Machinery Onl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