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3年:中国混凝土产业的精彩与无奈

2014-01-10 | 发布者:任娜 | 来自工程机械在线


  又到了回顾过去一年的时候。


  岁未年初,回眸2013年的中国混凝土产业,可以深切地感受到这门传统而新兴产业的精彩与无奈。


  精彩之处在于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混凝土市场。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目前有6000家左右预拌混凝土企业,2013年年产量近20亿立方,产值接近6000亿元。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混凝土生产制造与消费国家,与混凝土紧密相关联的产业如水泥、砂石骨料、外加剂、混凝土机械设备等产能规模均居世界之首。尤其是砂石骨料使用量巨大,2013年混凝土使用的砂石骨料超过100亿吨,拉动了中国制造业最大的物流量。


  五大行业亮点


  1.政策持续发力


  2013年年初,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印发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5号),在其中第七节建材工业指出:“推动利废建材规模化发展。推进利用矿渣、煤矸石、粉煤灰、尾矿、工业副产石膏、建筑废弃物和废旧路面材料等大宗固体废物生产建材。在大宗固体废物产生量、堆存量大的地区,优先发展高档次、高掺量的利废新型建材产品。提高高标号水泥及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比例,推进水泥及混凝土用量的减量化。”


  2013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2013年一号文件——《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国办发【2013】1号),这是“十二五”期间推动我国绿色建筑的纲领性文件。《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在“重点任务”中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和资源禀赋,大力发展安全耐久、节能环保、施工便利的绿色建材。引导高性能混凝土、高强钢的发展利用,到2015年末,标准抗压强度60兆帕以上混凝土用量达到总用量的10%,屈服强度400兆帕以上热轧带肋钢筋用量达到总用量的45%以上。”


  国发【2013】30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中也在“开展绿色建筑行动”章节强调:“推广应用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推动建筑工业化”。


  近年来,国务院和相关部委在多项出台的重要政策中,都在持续不断地强调大力发展预拌混凝土产业,这使混凝土产业不仅享有“政策红利”,而且在建材行业重要的产业中,混凝土成为发展规模上唯一没有踩政策“刹车”的产业。


  2.重组改变格局


  近年来,大型水泥企业相继大举进入混凝土产业后,已呈现出“长袖善舞”的状态。2013年,是大型水泥企业在混凝土市场上的“巩固提高年”。南方水泥作为中国建材旗下企业,2013年商混产能近3亿方,商混企业超过200家,混凝土销量逾5000万方,水泥、商混综合产能均位居全国首位,市场范围覆盖浙江、上海、江苏、安徽、湖南、江西、福建、广西等省(市)。


  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是混凝土行业内为数不多的大型混凝土企业之一,其母公司中国建筑在2013年完成了中建系统内混凝土业务的整合重组工作,将其旗下六家混凝土企业合而为一,成立了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合并后,该公司2013年实现产量2000万方,营业收入68亿元,规模实力跃居行业前三名,成为国内资本市场上规模最大的混凝土企业。


  大型混凝土企业在产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2013年,混凝土企业的重组整合正在极大的改变着中国混凝土产业的格局。


  尤其值得关注地是大型水泥企业在混凝土市场上的异军突起。据一家证券公司披露的信息显示,2013上半年已经进入混凝土行业的水泥上市公司均交出不错的成绩,中国建材、祁连山水泥、冀东混凝土、宁夏建材、金隅集团、天山股份、江西水泥、华新水泥等盈利情况超过市场预期。经过几年的蓄势而发,从2013年上半年的上市企业半年报中,水泥企业的混凝土盈利能力明显提升。从产业规模可以看出,水泥企业发展混凝土业务的步伐明显加快。由于各自经营混凝土业务的盈利能力不尽相同,有的水泥上市公司混凝土业务上半年商混产量大幅增加,甚至有几家企业混凝土盈利能力已经超过水泥,成为企业盈利能力的又一重大板块。


  3.信息化建设提速


  我国预拌混凝土产业信息化的提速正在成为混凝土产业转型升级的巨大推手。近期,我们可以不间断地看到各地大型混凝土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收获。


  一年前,中国核建集团公司按照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对中核混凝土生产系统及协同办公系统完成机房建设、服务器硬件架设、系统调试、系统应用录入、系统使用培训等工作,并正式上线运行。目前,中核混凝土江苏公司混凝土搅拌站管理系统也已上线运行。该系统实现了远程监控与集约化管理,满足生产、销售、物资、试验室、设备等各部门对生产进度、生产质量、原材料消耗、物料库存、合同签订、合同收款、已收账款等实时数据的使用需求,保证了信息在各业务部门之间准确传递,使各部门之间的业务协同与工作顺利衔接,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材料利用效率,尤其提高了质量控制的技术保证手段,极大地提升了公司的信息化整体水平。


  2013年5月,中建商砼武侯站ERP系统正式上线,经过半年的调试、运行,目前已经全面取代传统的搅拌楼生产工控系统,且实现了运行零故障,并在2013年10月份经受住了月产10.11万立方(全国同类搅拌站最高月产纪录)的严峻考验,全面完成了销售、结算管理,产品实现流程管理,成本管理及人员管理的信息化升级,进一步提升了信息传递效率、降低了管理风险、节省了人力物力,开启了厂站管理信息化、智能化的新阶段。


  从全国混凝土产业看,不仅混凝土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认知在提高,而且不少地方政府在对预拌混凝土行业的管理中也在逐步渗透信息化技术。如北京市、江苏省、浙江省、湖北省等为顺应对混凝土的需求量逐步增大,行业呈现出快速发展之势,应对市场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以及提高混凝土产品质量,规范混凝土行业管理,都先后装备了信息化管理系统。这些系统通过安装在企业各条生产线上的数据采集终端,将各项生产数据汇编,使管理部门可以及时准确地获得生产数据,查处违建工地,合理规划布局企业,以及与企业进行信息互动。通过信息化平台,行业管理部门能准确及时统计掌握全市商品混凝土生产情况,企业也不再虚报瞒报产量,不会因打价格战而偷工减料压缩成本、导致产品质量下降,不再违规抢单送货到已有其他企业签订供货合同的施工工地,实现了企业运营自警、自省,实现了行业的有序发展。


  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熟悉的ERP即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就是通过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可以想象,如此庞大的的传统产业,如果没有信息化建设的双翼,将很难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振翅远飞。灿烂的信息化建设之花,必将带来预拌混凝土产业可持续发展之果,人们期待的“鼠标+混凝土”模式已经浮出水面。

工程机械在线 CMO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Construction Machinery Onl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