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化利于工程机械企业抱团取暖

2013-07-30 | 发布者:柴喜男 | 来自工程机械在线

  目前,中国工程机械市场需求出现较大萎缩且市场保有量大,行业产能过剩状况较为严重,同时随着企业运营成本和财务费用的提高,工程机械行业企业正面临生存与发展的严峻考验。

 

  不断传来制造企业资金短缺,大量应收账款,无力还贷,拖欠工资,集体放假等等负面消息。

 

  近日,笔者参加一个行业研讨会,受到启发,针对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未来发展方向,通过服务化、高端化、信息化及物联网应用、电子商务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本文将从产业集群化方面进行分析。

 

  相关文章:

1、服务化将提升工程机械企业核心竞争力http://news.cmol.com/2013/0719/34653.html
2、工程机械企业走进信息化应用时代http://news.cmol.com/2013/0722/34689.html
3、产品高端化提升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竞争力http://news.cmol.com/2013/0724/34778.html
4、电子商务将改变工程机械行业原生态http://news.cmol.com/2013/0726/34850.html

 

  产业集群的定义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主)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


  产业集群超越了一般产业范围,形成特定地理范围内多个产业相互融合、众多类型机构相互联结的共生体,构成这一区域特色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已经成为考察一个经济体,或其中某个区域和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产业集群的核心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产业的高集中度,这有利于降低企业的成本(包括生产成本、交换成本),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区域发展因为产业集群,形成了区域竞争力和区域发展优势,从而奠定良性发展机制,形成人才、市场、资金、技术等的创新开发与聚集,推进可持续产业升级。


  产业集群化,就是促进区域产业向产业集群发展,从而提升产业的规模产业效率和产业发展水平的过程。当前世界产业发展集群化趋势日益明显,产业集群已成为产业升级的客观要求,产业集群化作为提升区域经济竞争优势,发展区域经济的主导模式,对于产业发展和区域综合发展,都成为非常基本的要求。

 

  中国工程机械产业集中发展城市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是国家综合实力和技术水平的集中体现。工程机械作为装备制造业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近20年的黄金发展期中,带领副产业迅猛发展。细数工程机械各制造基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江苏徐州

 

  荣膺“中国工程机械之都”之后,徐州工程机械的发展脚步更为清晰:以徐工为龙头,国资、民资、外资齐头并进,同时以提升核心技术为抓手,逐鹿国际舞台。除了徐工集团;还有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徐州利勃海尔有限公司、徐州罗特艾德回转支承有限公司和徐州美驰车桥有限公司等10多家独、合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

 

中国工程机械之都

中国工程机械之都徐州

 

  目前徐州铜山区内已建成机械制造企业100多家,逐步形成了以工程机械产业为主的现代制造业集群。世界500强企业阿文美驰车桥、ESCO耐磨件、肯纳金属、约翰迪尔、中国最大的数控机床研发制造中心环球锻压、徐州徐挖机械等企业纷纷入驻,为开发区锻造了从配套件到整机的工程机械产业链条。

 

  做大徐州工程机械产业,徐州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铜山融入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龙头老大--徐工集团,与徐工集团进行差别化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磨合,已经成为徐工集团的最大零部件供应基地。2011年初,投资过百亿元的徐工重卡项目成功落户徐州高新区,进一步增强了工程机械产业的集聚发展能力。也因此,铜山荣获“中国工程机械之都”称号。

 

  根据铜山区委常委、徐州高新区主任吴宝剑的介绍,徐州市委、市政府的目标是三年内将徐州高新区打造成国家级高新区,并在科技投入、产业布局、政策引导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优化和重新调整。

 

  谈到徐州高新区之所以选择发展以工程机械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吴宝剑说,首先,从整个徐州市来说,装备制造业有很好的基础,目前已经是徐州市三大千亿元产业之一,相关产业链已经相对完备,尤其以工程机械为代表,已经具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较高的市场认可度。其次,徐州市政府对这方面比较重视,江苏省也颁布了“加快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政策”,对工程机械为主的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按照主动融入徐工集团的思路,积极发展与其配套的相关企业,以此来引领经济的腾飞。

工程机械在线 CMO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Construction Machinery Onl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