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汽桥箱公司根植创新沃土 打造品牌新优势

2017-02-16 | 发布者:王小杰 | 来自工程机械在线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桥箱公司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求优,根植创新沃土,持续精准发力,打造品牌新优势,全面落实创新升级行动,桥箱创新,一直在路上……


  管理求新


  如何降本增效,绿能发展?如何打破工装专项制造费用连年上涨趋势?桥箱公司深入精益化管理,创新管理思路,将开展管理提升活动与创新升级有机结合,实施装焊夹具全过程模块化管理,实现了装焊夹具高效自制与维修改造。


  由于桥箱公司桥壳种类逐渐增多,新老产品更新换代频繁,产品结构的优化和局部尺寸的调整必然引起工装夹具的更新和调整,尤其是装焊夹具外购费用成倍上涨,维修改造难度较大,需求周期短,维修改造二次利用率较低,且非专业改造易造成产品桥壳焊接质量隐患。桥箱公司针对目前存在的现状及问题,在工装模块化设计的基础上,成立专家小组,立项调研,探索最佳优化方案,针对装焊夹具,小组分别从设计、制造、使用、下场、保管、保养、修改造及二次利用等八大过程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查找问题点,落实职责,优化管理流程。


  一是组织实施模块化设计,改良装焊夹具通用性、互换性和可拆装性能,降低后期维修改造难度、改造工期和整体制造费用。


  二是修订《工装管理程序》,强化机制,优化指标分解,严控工装外购计划审核,组织实施局部零部件的谈价、定价,逐步建立局部模块单元、标准件的价格明细,探索并提升装焊夹具模块化维修改造工艺能力,实现装焊夹具的“整体自制,局部外购”。


  三是立体化装焊夹具存放模式,对桥壳加工部临时停用或下线的批量装焊夹具实施“账物交接、集中托管、专业保养、专业改造”管理模式,实施集中管理,区域利用率提高70%以上。同时,定期组织清理、除锈、防锈等保养工作,确保装焊夹具及时调取、及时改造,及时投入使用。


  技术创新


  桥箱公司通过开发热处理高效催渗工艺,打破了自2010年MAN桥齿轮生产以来固定的热处理生产节拍,在开发热处理高效催渗工艺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各渗碳区域温度、碳势、流量、推盘周期等参数,同时进一步探究催渗稳定性,优化催渗工艺,将渗碳效果发挥至最佳,在保证产品质量的情况下,热处理推盘周期由35min缩短至28min,大大缩短了热处理推盘周期,提升生产效率20%以上,降低了单件能耗定额,大幅提高了热处理齿轮产能,突破了理论极限产量瓶颈。


  “吴波一出手,水迹全没有。”大家纷纷对“差壳内腔吸水器”发明人吴波伸出大拇指。MAN系列主减速器差壳清洗过程中,由于产品结构内侧设计凹处,常出现积水现象,原依靠气枪喷吹残留积水,再需人工擦干,劳动强度大,制约装配节拍,影响质量稳定性。主减速器部清洗工序操作工吴波专研起来,他打破传统惯性思维,在清洗机出口处增加一台吸水机,经调整连接,制作了一台简易的差壳内腔吸水器,成功将吹干式改为吸干式,而且,设备自带烘干功能,省去人工擦干,确保了生产节拍,杜绝了因积水生锈产生的质量问题。


  万“象”更新


  创建“中国重汽厚德桥箱”、“桥箱微课堂”微信品台;组建高素质兼职内培师队伍;打造金牌课程……桥箱公司秉持着“造车育人”,坚持“用先进的企业文化统领企业管理、引领员工行为”,努力营造“奋斗者是桥箱公司建设国际化企业的脊梁”的企业文化氛围。


  “我们装配二分部上微信啦,形象不孬吧!”驱动桥部装配二分部分部长刘康在班车上分享道。大月期间,桥箱公司组织开展“大月走基层”活动,深挖报道先进典型人物事迹,打破传统的文风形式,以职工乐见的图片、视频暖心形式,展示桥箱美、桥箱情,收到职工广泛点赞,点击率超1200次。同时,定期更新“两学一做”、“创新升级”、“技能充电等栏目”,学习方式实现了由“电脑上”到“掌上”的智能化转型,便于员工有针对性的阅读学习,增强了职工的归宿感、认知感、凝聚力和向心力。


  桥箱公司成立金牌课程专家评选小组,制定评选授课质量评价标准,建立完善激励机制,注重授课效果、授课技巧、课程质量。各单位积极参与,共踊跃推荐了70余项课程,涵盖了产品知识、工装工艺、数控、操作、维护维修及测量等方面。其中,47项课程的兼职内培师参加了授课评比。经过激烈角逐,《电信号演绎法快除(数控)机床短路故障》等10个课程脱颖而出,获评“桥箱公司2016年度金牌课程”。金牌课程用品牌效应带动了公司培训课程体系的整体发展,促进了企业综合实力和全员素质的整体提升。


  (本文来自中国重汽)

工程机械在线 CMO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Construction Machinery Onl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