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逆势运筹 福田雷沃重工的聚合之道

2012-12-05 | 发布者:柴喜男 | 来自工程机械在线


  福田雷沃重工旗下目前已拥有了雷沃动力、雷沃桥箱两大自主核心零部件品牌。位于天津市,技术脱胎于珀金斯的雷沃动力,是福田雷沃重工所拥有的自主品牌发动机资源,年产能目前达20万台。并购临工桥箱而来的雷沃桥箱是国内大型桥箱生产基地之一,年产销各类桥箱60万台,战略并购也使福田雷沃重工在驱动桥、变矩器等产品方面的自制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从战略布局的角度来看,雷沃动力和雷沃桥箱使福田雷沃重工从产业结构上理顺了配套体系对整机产品的支撑关系,走在了行业企业前列。

 

  用产品传递中国建设正能量


  代表了福田雷沃重工力求在工程机械产品领域取得突破的决心的“ETX”产品,是承载雷沃工程机械“第一梯队”梦想起航的里程碑式产品。ETX的概念最早出现在雷沃装载机产品。ETX,意即“卓越的欧洲技术”。由福田雷沃重工历时四年整合欧洲先进技术,充分借鉴国内外同类机型优点,创新开发的雷沃ETX装载机系列产品于2010年开始在国内批量上市。代表了国内领先水平,以“更可靠、更安全、更舒适”而闻名业内的雷沃ETX装载机,一经上市便成为了市场的宠儿和工程建设领域新的生力军,成为中国高端装载机产品的代名词。


  随后,在当年的上海宝马展上雷沃ETX挖掘机也全新面世。随着雷沃装、挖ETX产品相继商品化,雷沃挖掘机、雷沃装载机双雄完整的ETX新产品平台开始形成,该平台下的产品凭借技术优势和卓越的表现,开始迅速拉升雷沃工程机械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酝酿出像“ETX”这样满足市场需求的高端产品绝非一朝一夕之事,但福田雷沃重工并未满足于“ETX”,或者说福田雷沃重工对产品的高端畅想从未停歇。2012年一个基于ETX技术平台基础上的新理念——“ETX+”在福田雷沃重工诞生。在继承“ETX” “更可靠、更安全、更舒适”的技术品质基础上,“ETX+”对雷沃装载机、挖掘机产品的节能技术和智能技术进行了全新升级。


  以福田雷沃重工在2012年宝马展上亮相的“ETX”新产品为例,雷沃ETX+系列装载机采用了全新低速大扭矩发动机和多级功率控制系统,升级而成的ETX+装载机新产品,牵引力、车速得到有效提高,全新采用的双泵合流技术,使雷沃ETX+装载机在节能环保方面,较常规装载机省油高达8%-10%,堪称装载机市场的绿色节能先锋。


  雷沃ETX+系列新款挖掘机,在应用了福田雷沃重工自主研发的自主燃油管理系统、远程监控系统及雷沃控制技术后,实现了雷沃挖掘机在可靠、安全、舒适基础上的智能高效升级。全新的雷沃电控控制技术,使液压系统与动力系统完美匹配,达到了“所得即所需”,可以使挖掘机作业效率提高10%,油耗降低6%,将大大降低了用户的经济成本和使用压力。


  在研发设计理念上,如果说“ETX”对准的是用户的功能需求,那么ETX+对准的则是用户的利益需求和情感需求,相信随着雷沃装载机和挖掘机ETX+系列新品的推出,雷沃工程机械产品节能先锋和智能先锋的地位将进一步突出。


  除了ETX+系列新品,在开发低碳型节能产品方面,福田雷沃重工同样走在行业最前沿。2012年福田雷沃重工在国内率先推出了以液化天然气为燃料的雷沃LNG装载机。雷沃LNG装载机每小时作业成本仅为普通柴油装载机的60%-70%,一台装载机“两年就能省出一辆奥迪A6”。而发动机实现了无积碳做功,环保节能效果显著,代表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环保节能型产品开发的最新成果。


  与此同时,2012年雷沃双动力旋挖钻机和轮式旋挖钻机也相继下线。雷沃FR640C双动力旋挖钻机的研制成功使雷沃旋挖钻机的输出扭矩首次突破40吨米。该机型双主泵输出动力、自动怠速等功能设计,有效降低无负载工况下的燃油消耗;所采用动力头分档控制,能够根据地层选择合适的档位,降低油耗;整机采用先进的正流量+总功率控制,最大效能发挥发动机的功率,使整机在任何工况下都能实现低油耗。另外,福田雷沃重工还实现了该大功率机型底盘首次实现全面自制,打破了进口底盘对大功率机型的垄断。


  雷沃FL610轮式旋挖钻机则是福田雷沃重工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台汽车底盘旋挖钻机,相对于传统履带式旋挖钻机而言,雷沃FL610轮式旋挖钻机专用重载汽车底盘,大大提高了转场及运输的机动灵活性和便捷性,集稳定便捷、高效安全、低耗环保于一身。


  寒流是吹开春天的序章。在2020年实现全球非公路行走机械装备领导者的目标下,福田雷沃重工坚持走以内涵增长为基础的业务扩张道路,对技术、产业链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快速聚合升级,让雷沃工程机械在与未来的博弈中占得了先手。随着旗下节能环保、智能高效主题的挖掘机、装载机、旋挖钻机新产品的持续涌现,福田雷沃重工正在用实际行动向外界传递着中国建设正能量。(本文来自福田雷沃)

工程机械在线 CMO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Construction Machinery Onl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