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勤汗水和企业环境成就“模具大王”传奇人生

2011-12-20 | 发布者:李芳芳 | 来自工程机械在线


  手有金刚钻敢揽瓷器活


  是否有能力开发气道,代表着一个企业的产品开发能力和生产技术水平。


  1996年初,公司领导找到陈金源希望他研究气道技术。陈金源二话不说就接下了这个硬任务,他心里十分清楚这个担子有多重。气道这种核心技术,仅掌握并垄断在德国、奥地利、英国、美国及国内少数专门的内燃机研究机构手中,每次外委开发一种气道及模具,都要花费几百万元人民币,且开发周期长。为了摆脱这种受制于人的尴尬,企业必须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气道独立开发技术和制造能力。


  在气道研发中,陈金源走的是一条艰难的道路。气道技术涉及材料、铸造工艺、模具工艺、机加工工艺、内燃机燃烧技术和气体流动学等各学科知识,是受国外研究机构垄断的技术,且资料奇缺。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他几乎放弃了所有休假,放弃了多次劳模疗养机会,即使春节放假期间,在车间、在试验室里常常见到他忙碌的身影。


  在玉柴没建成大的气道测试台架前,试制的大机型气道都必须千里迢迢运到天津大学内燃机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测试。陈金源和徒弟们冒着严寒,时常背着近100公斤重的气道模具,从玉林坐火车前往天津。有一次,陈金源买来一个铁质拉车运模具,试验完毕回到玉林时,铁车都被拉断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陈金源和徒弟们的不断的努力下,经过大半年的反复试验,试制成功了超低排放J5600四气门、气道和模具,经国内权威机构鉴定为国内先进水平,某国际知名机构评价玉柴的气道技术能与他们持平,该技术项目成功申报了专利,还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工艺工装成果一等奖,一举同时打破了洋人垄断四气门气道核心技术的局面,玉柴也由此成为国内首家能独立开发气道的企业。


  2010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表彰大会上,陈金源负责的超低排放柴油机气道及模具开发项目被授予二等奖,为广西历史上取得的最好成绩。


  传承技艺无私培育新人


  荣誉等身的陈金源,渴望让更多的玉柴技术工人不断成长、快速成长。他认为,如果把职工比作种子,企业就是土壤,种子只有在土壤里才能生长、开花、结果。


  陈金源在长期的工作中,特别着重培养年轻的技能骨干,他总结出了“三精一法”的钳工绝活,并传授给了徒弟们,形成了“独家兵器”,在平时的模具制造中起到了很大作用,在省级、国家级技能大赛中也成了制胜的法宝,先后有4名徒弟获得了广西技能大赛钳工第一名。徒弟张学斌在2010年第六届“振兴杯”全国青工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了钳工第九名,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次进入全国技能大赛前十名的历史最好成绩。


  2008年7月,在公司领导的支持下,云集了各工种、各岗位的技师、骨干等700多人的玉柴技师协会正式成立,陈金源众望所归,出任协会会长。工作之余,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技师协会的工作中,这个广西首家企业技师协会,在他的带领下,现在已经发展到近千人。


  协会一成立,便迅速在生产一线显现出惊人的战斗力,许多年轻工人通过协会开展的各种技术讲座、日常故障分析会诊、经验互动交流、成果展示等活动,在这个平台上快速地锻炼成长、提升实力。


  陈金源告诉记者,“对每个徒弟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要尽己所能地把手艺传下去。”这支技师队伍中,一批年轻技师出自职业技术院校,很多人30多岁已成长为高级技师。


  在协会成立的两年多时间里,玉柴技师协会陆续推出了名师带徒活动、技术交流活动、送技能到工序活动、“疑难杂症”会诊活动、每月专题讲座等,很好地凝聚了人心并发挥了作用:铸造厂高级技师李国华、黄贤忠主责的《下芯方式改进项目》,年创经济效益386万元;二发厂工种技能大师林永贤等主责的《金刚镗数控化改造》项目,节约设备投资816万元……


  2010年,陈金源荣获“2010年第三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和“2010年第三届广西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


  成功,属于不畏劳苦、勤奋耕耘、勇于挑战、善于运用才智、一步一个脚印前进的人。陈金源就是这样的人。


  正如晏平所说:“我坚信,到“十二五”末,我们会有千千万万个像陈金源等一大批优秀的工人技师,玉柴想立于不败之地,玉柴想成世界知名企业,一定要有这样的文化氛围。”


  (陈杏华)

工程机械在线 CMO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Construction Machinery Onl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