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文章:中国企业须向质量管理转型

2018-09-19 | 发布者:小编在线 | 来自工程机械在线

  编者按:9月14日———《参考消息》报上刊登了一篇港媒文章题为《中国企业须向质量管理转型》,作者是美国麦肯锡咨询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倪以理。


  王民董事长看到文章后,作出重要指示说:“这是一篇发人深省的好文章,要把它刊登在徐工微信公众号上,推荐给全体干部、职工认真读一读,并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认真总结反思一下。”


  的确,未来已来,形势逼人。徐工的各级管理者也需要从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管理模式上来一场彻底的自我革命,认真思考研究如何进一步以管理的精益、专业的深入、方法的科学、手段的先进、结构的精简、运营的高效、经营的优质取胜,如何真正赢得发展的高质量、可持续,赢得基业的长久长青。现在将全文转载给大家,以此共勉!


  本文作者 美国麦肯锡咨询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倪以理


  原载于 香港《南华早报》



  原题——质量是关键:为何中国企业需要缩小规模以度过未来十年


  在中国企业为与美国贸易战的影响做准备之际,一系列不那么广为人知但却深刻得多的挑战正在威胁着它们在未来十年的生存。


  直到不久前,情况对中国企业来说还相当不错:非凡的宏观经济增长、大量支持企业的政府政策和激励措施以及刚建立信心的中产阶级所释放出的被压抑数十年的消费需求,推动了创纪录的收入和利润。《财富》杂志定期发布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有百余家中国企业进入了最新一期榜单。


  然而,情况正在发生变化。尽管中国仍是世界上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但它的经济增速已经放缓至略低于7%的水平。


  显然,中国企业迫切需要转型。但如何转型?虽然每家企业眼中的转型都各不相同,但有两个共同的主题显而易见。首先,企业将需要从资本密集型转向灵活得多的轻资本型经营模式。其次,企业必须从规模管理转向质量管理。



  在未来十年里,中国企业将不得不重新思考它们如何才能够可持续地赚钱。对许多企业来说,这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迄今为止,资产规模、收入和市场份额一直是衡量企业业绩的唯一指标。由银行债务推动的扩张一直是成功的模式。很多企业从来都不需要担心收回资本成本。


  在去杠杆化的背景下,企业将需要重新审视它们该如何配置资本。对许多企业来说,无法盈利的业务部门将不得不被裁掉,组织结构将不得不更加精简,业务运营将不得不更加高效。高杠杆企业可能还需要利用不同的资金来源,创造更加轻资本的模式。


  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使管理方法专业化。在大多数中国企业过去多年来所采取的圈地模式中,管理层必须扩大规模——而且要快。许多企业的成功并非得益于出色的管理方法,而是通过大胆的单边下注,只是在正确的时间处于正确的位置。


  这是一代创业型经理人——他们在中国各地插旗圈地,争夺增长和市场份额。


  这种情况正在迅速改变。质量管理需要一套截然不同的管理方法。这其中包括高得多的精确度和深刻得多的洞察力。例如,中国企业通常用于大量客户,但大多数企业并不对其进行划分,也不会根据客户对企业利润的贡献率予以区别对待。


  虽然许多企业都大力投资了信息技术,但几乎没有企业学会如何充分利用数据分析的力量来改善他们管理企业的方式。


  在这种管理方式的转变中,人才是一大瓶颈。在当今的许多中企业中,最高管理层都是创建企业的资深人士。尽管他们来之不易的经验是一笔宝贵的资产,但他们未必是带领公司度过下一个十年的混乱和增长的合适人选。



  从乐观的视角来看,在某些方面,中国企业会继续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前景。尽管近期面临挑战,但中国宏观经济的基本面依然强劲。乐观主义者认为,中国的企业家足智多谋而富有韧性,他们的企业应该能够在过去成功的基础上继续前进。


  然而悲观主义者则会描绘出一幅截然不同的未来景象:许多中国企业在未来十年将根本无法生存。旧的增长和竟争模式将不再行得通。未来几年将是它们的关键时刻:要么现在就改变,要么就有可能失去一切。

工程机械在线 CMO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Construction Machinery Onl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