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壳”破难 展现重汽桥箱力量

2016-10-26 | 发布者:王小杰 | 来自工程机械在线

  从工装切换需一周到仅一小时完成,从月产400件到日产100件,从以天报产到以小时报产……


  这是一次思想上的大统一,更是一次行动上的大攻坚。10月11日起,面对极短时间内MCY11系列桥总成呈现出的爆发式增长态势,桥箱公司抢时间、争速度,打响了一场保发交保质量的攻坚战。


  没有工装,没有刀具,产品需求缺口巨大……


  千方百计,全力以赴!上下互动,内外联动!在桥箱公司果断有力的安排部署下,主减速器部顶住压力,不遗余力,打破常规生产组织方式,调动一切资源,强攻突破—


  第一时间紧急召开生产与动员会议,要求部门全力配合、争分夺秒,在最短的时间内试制成功并批量达产;


  以减壳分部为主战场,成立工装调试组、刀具安装组、维修应急组及工件检测组;


  与制造部密切沟通,与外购厂家随时沟通切换进度、产品库存、工装刀具等信息,每一个小时监督上报调试进度和出产数量。


  ……


  形势喜人,任务催人。主减速器部盯住难点,抓住重点,“一天一目标”。相关单位积极关注订单、聚焦产品,分解落实责任,制定保证措施。每一个员工无论是管理岗位、技术岗位还是一线操作岗位,都最大程度地发挥业务专长,破难题、比干劲。


  “自2008年以来,此次减壳生产上量属最艰巨最有挑战性的一项任务。”减壳分部长张蔚感慨着。


  这是一个个让人感动的身影——


  为统筹协调内外部加工进度,真实掌握外部加工情况,主减速器部经理姚强多次驱车前往万达厂家进行调研、商谈;副经理王厚勇协助技术人员编制立加加工工艺、上线调试立加工序,每天跟催外部刀具及工装改制进度;综合管理室设为临时指挥站,机修人员实行对班制作业,保证随叫随到、快速响应,如有问题“都是一路小跑”到生产线处理。


  刀具安装组成员员王振、赵玉鹏连续加班进行刀具试切工作,累了就在办公室眯一会;FMS线的卧式加工中心操作者陈义国,临时受命担起工件程序调试重任,顾不上休息和吃饭,不停转动手轮,边调边改,顺利完成首件试切任务;工件检测组人员克服家庭种种困难,轮流托班至深夜。


  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战斗”,更是一次让业内人士称之为“奇迹”的突破。5天完成5套工装调试,3小时完成39把刀具试切,2个小时完成1套工装的安装……与此同时,主减速器部不断优化刀具参数,将原有的44个工步减为39个,加工时间也由1小时16分钟减为58分钟左右。


  这是一个个令人钦佩的场景——


  差壳加工分部积极响应部内安排,及时抽调人员到MCY11减壳工序帮产。“无论是从差壳抽调人员,还是工序间互调,拉出来都会干,这得益于多技能工的培养。”主减速器部经理姚强自豪的说道。


  设备动能部维修分部为了高效切换工装,主动到现场拉取工装,左红、刘继忠、孙明等交替拖班、轮流吃饭,积极承担工装改造工作,及时将改造好的工装送回现场。


  采购及外协部利用供应商报价、竞价平台,第一时间确定所需刀具型号,联系刀具供应商,查阅物流单号。


  制造部实时跟踪物流发货进度,及时联系督促物流公司。由于刀具购买周期较长,从各生产部调配几十把刀具送到生产现场,确保畅通高效的刀具配置速度。


  技术部抽调相关人员,深入优化产品工艺,提出合理改进方案,提供一切技术保障力量,加快了工装切换进度。


  抢的是时间,讲的是担当。各单位同时发力、多点突破。截止目前,桥箱公司已经弥补了MAN11减壳的需求缺口,但主减速器部并未停歇,各单位并未止步,“一天一目标”的挑战仍在继续。


  (本文来自中国重汽)

工程机械在线 CMO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Construction Machinery Onl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