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项目批复火热 工程机械行业复苏乏力

2015-06-25 | 发布者:柴喜男 | 来自工程机械在线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互联网+”行动,促进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确定设立中国保险投资基金,以金融创新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会议认为,改革商业保险资金运用方式,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市场需求,有利于保险业创新增效,也可以带动社会有效投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会议确定,按照市场化专业化运作和商业可持续原则,设立中国保险投资基金。基金采取有限合伙制,规模为3000亿元,主要向保险机构募集,并以股权、债权方式开展直接投资或作为母基金投入国内外各类投资基金,主要投向棚户区改造、城市基础设施、重大水利工程、中西部交通设施等建设,以及“一带一路”和国际产能合作重大项目等。用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打造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新引擎。

 

  2015年中国经济继续在新常态下低位运行,为了促进经济复苏,国家政府、地方政府等相关机构纷纷出台相应政策、批复基建项目等手段,想通过投资继续拉动增长。这些基建项目的批复、开工为处于低位运行期的工程机械行业带来了新的希望,但是,从各项销售数据统计看,工程机械行业复苏依旧乏力。

 

  今年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将超2.5万亿 铁路投资超8000亿


  4月16日,交通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一季度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情况。交通部新闻发言人徐成光表示,今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两大领域,一方面加强传统投资建设,力保铁路投资在8000亿元以上,另一方面服务国家三大战略,率先启动一批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2014年铁路、公路、水路完成的总投资2.5万亿元左右,今年铁路、公路、水路的投资规模在去年基础上仍将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这意味着今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或将超过去年的总投资2.5万亿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将再创新高。

 

  事实上,今年一季度,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已呈“井喷”之势。交通部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铁路公路水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05亿元,同比增长15.2%,增速较去年同期加快3.8个百分点。其中铁路(含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和机车车辆购置)完成投资826亿元,增长15.8%;公路建设完成投资2109亿元,增长14.5%;水运建设完成投资244亿元,增长14.8%。

 

  徐成光表示,今年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主要有两大领域。一是传统的投资重点,主要是继续推动中西部铁路和公路、内河航道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力争铁路投资保持在8000亿元以上,新投产里程8000公里以上。二是新兴的投资重点,这主要体现在服务国家三大战略上,率先启动一批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

 

  徐成光称,在资金保障方面,中央交通专项资金优先投向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积极争取地方政府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将地方政府债券优先用于普通公路和收费公路发展,并协调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交通建设的支持力度。探索行之有效的公路建设PPP模式,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发改委6月已批复10个项目投资规模逾2500亿

 

  6月23日获悉,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本月第二批获得批复的3个基建项目,分别是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项目、长春市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以及北京首都机场运行保障配套设施改造工程,总投资规模达到1302.56亿元。6月10日,国家发改委批复了7个基建项目,总投资达1267.2亿元。这意味着6月份以来,国家发改委已披复总计2569.76亿元的基建项目工程包。

 

  据统计,5月份国家发改委分三批披复了11个基建项目,总投资规模达4670.31亿元,同时还披复了来自29个省市的1043个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总投资规模达1.97万亿元。

 

  据了解,在6月23日新披复的基建项目中,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资规模最大,近期建设项目总投资为1148.9亿元。长春市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新增建设项目总投资为148.6亿元,北京首都机场运行保障配套设施改造工程总投资5.06亿元。

 

  国务院推进棚改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强化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会议指出,加快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事关千百万住房困难家庭生活改善,是惠民生、稳增长相互促进的重大举措,必须在已有成效基础上迈出更大步伐。会议决定,按照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部署,实施三年行动计划,改造包括城市危房、城中村在内的各类棚户区1800万套,农村危房1060万户,同步规划和建设公共交通、水气热、通讯等配套设施。会议要求,要加快审批,做好土地征收、补偿安置等前期工作。加大政府投入,农村危房改造补助由县级财政直接发放到户,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推动市县政府购买棚改服务并列入财政预算,对存在缺口的,可依法由省级政府代发地方政府债券予以支持。鼓励以特许经营等方式开展市场化融资,支持加大信贷投放。加强工程质量和资金监管。让住房困难群众尽早搬入新居。

 

  京津冀将建1000公里区域快线 总投资额超千亿

 

  在抛出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这一设想后,市郊铁路(也称“区域快线或市域铁路”)的规划就被提上日程。昨日,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介绍,到2020年,以北京为中心的50公里到70公里半径范围内的“1小时轨道交通圈”将初现端倪。最近,首条区域内快线确定为平谷线,该线路还将成为京津冀区域快线的样板,有望方便百余万人出行。不仅如此,按照规划,未来京津冀将建成约1000公里区域快线,业内分析,按照此前数据推算,每公里快线轨道建设费用约为1亿元,也就是说,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方面,仅快线轨道建设就可能花费超千亿元。

 

  据了解,未来,随着平谷线的推进,北京区域快线规划建设提速,将建成约1000公里区域快线。有业内人士预测,1000公里快线的总投资额应该超过千亿元。但在孙章看来,这千亿元投资花得物有所值,“要知道,建一公里地铁需要花费5亿元左右资金,高铁需要近2亿元,这样看来,能够实现城际互联互通的区域快线并不算昂贵”。

 

  同时,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有限公司已经成立,接下来将作为区域快线和城际铁路投资、建设和运营的主体,这就使尽快实现轨道上的京津冀既有路线图,又有时间表。市交通委也强调,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下,本市将着眼于三地交通基础设施互通互联的目标,类似平谷线这样的市郊铁路规划将越来越多,它们突破了原有行政区划的限制。

 

  此外,市交通委也提及,在区域快线网络中,除了新规划线路,利用既有铁路开通区域快线也将成为一种模式。目前从燕郊发往北京的通勤列车就是一种尝试。交通部门正在沟通,将这条通勤线路在起止站做好接驳,协调好发车时间,真正发挥通勤交通的作用。

 

  发改委:未来三年新开工轨道交通3000多公里

 

  轨道交通建设成为提振经济的重要手段。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巡视员李国勇在6月15日召开的“2015中国城市轨道交通高层论坛”上表示,当前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增大,发改委已经完成了城镇轨道交通工程包,进一步增强城市轨道交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工程包里明确,2015年、2016年、2017年三年新开工项目里程达3000多公里。

 

  “最近五六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一直保持着快速的发展势头,‘十二五’前四年,已经完成投资8600亿元,建成1600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今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预计要完成3000亿元,建设400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十二五’轨道交通投资将超过1万亿元,营运里程将达到3500-3600公里。我们已经明确发展目标,到2020年总里程要达到6000公里,也就是说,在‘十三五’期间每年要完成500公里。”李国勇表示。

 

  自2013年5月,国家发改委将城市轨道交通审批权下放给省级政府后,各地进入了一个地铁项目批复的高峰期。审批权的下发更是激发了一些三四线城市建设轨道交通项目的热情,以四川为例,审批权下放后,包括绵阳、南充、宜宾、泸州等城市都做了各自的地铁建设设想。李国勇透露,审批权下放两年来,北京、上海、成都、重庆等17个城市共批准了39个项目,里程达到了840公里,投资6000多亿元,总体上看现在没有发现未批先建,擅自开通建设规划外项目的现象。

 

  北京至燕郊将再开通一条高速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燕郊与北京之间的交通互通将率先显现效果。京秦高速北京段今年下半年开工,预计2017年建成通车,届时,北京市区到河北燕郊将再添一条快速通道。

 

  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有关交通协同发展的规划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北京方面今年一口气谋划了9项重点任务,包括推进京秦高速、密涿高速开工建设,加快推进高速铁路和轨道交通建设,加紧推动京津冀交通一卡通,三地密切合作联合治超等。同时明确了任务时间表,力促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工作在今年取得实质性突破。

 

  京秦高速西起北京东六环,经河北三河、天津蓟县,向东直通秦皇岛,总里程约290公里。2012年,这条高速在河北界内的约47公里建成通车。近日,其天津段施工也逐渐接近尾声。周正宇表示,京秦高速北京东六环-潮白河(京冀界)段,全长6.6公里,年内将开工,2017年建成。“届时燕郊到北京之间又有了一条快速通道,减缓京通快速路的压力。”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中国13省区部分项目未按计划开工 将收回中央投资

 

  新华社周三晚间援引国家发改委消息称,审计署近期重点抽查发现有13省区部分项目未按计划开工,对于不能按时开工的项目要收回中央投资,调整用于其它项目。

 

  工程机械行业在经历了10年高速增长后,自2011年下半年开始进入持续的低迷期,现在依旧看不到复苏的迹象!

 

  我们分析,一个是工程机械设备的保有量超过600万台(辆)设备出租率不高。一个是国内项目开工率不足,很多发改委批复的项目到了地方,并没有实际开工建设,这就无法为工程机械的销售带来实质性的提升。

工程机械在线 CMO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Construction Machinery Onl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