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稳根:不要站在无法由此及彼的位置上

2013-02-16 | 发布者:柴喜男 | 来自《梁稳根和他的三一重工》

  梁稳根清楚,企业一旦解决了“为谁干”的问题后,紧接着就应该着手解决“怎么干”的问题。然而,在三一重工集团,这个顺序却是恰恰相反的。事实上,早在1993年,三一重工集团就将混凝土输送泵作为进军工程机械领域的敲门砖。


  在当时的中国大地上,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品牌的工程机械混凝土输送泵几乎没有,能够看见的基本都是一长串的洋货。比如,利勃海尔、卡特彼勒、蒂森克虏伯、普茨迈斯特、小松等居于全球500强企业生产的设备,它们占据着国内95%以上的机械市场份额。工程机械专访

 

梁稳根

梁稳根


  虽然当时在国内,也有徐工、厦工、柳工等重工企业,但它们都属于只能够分享到一点点蛋糕的国有大型企业。当时的重工领域,也只有国企与外企之间的竞争,还从来没有民营企业介入过。而三一重工成了当时在中国敢分吃重工企业这只螃蟹的第一家中国民营企业。因而梁稳根也得到了当时源自民间颁发给他的一个很有分量的称号——民营重工第一人。此后,三一重工在梁稳根等人的领导下,果敢而又机智地冲进了国内当时开放时间最早且开放程度最大的重工领域,并且演绎了民营、国有、外资三种力量在国内十几年既合作又交锋的发展史。


  其实,在当时,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下的中国工程机械领域,其未来的价值与财富只能用一个又一个的“涨停板”来形容。善于博弈的三一重工瞄准了这个势头,并及时亮出了自己的“宝剑”。换句话说,梁稳根和其他几位伙伴发现了这其中蕴藏着的巨大的能量、财富与价值,接下来就是他们如何利用能量,挖掘和创造出财富以及实现价值了。


  不过,在当时,三一重工进入工程机械行业时,常规的发展之路无非有两种:一是走引进、消化、吸收的路子,斥巨资引进跨国企业和国内企业家技术,即“拿来主义”;二是与国外大型企业合资,以市场换取别人的技术。当时国内的辽宁、沈阳、湖北的几家生产混凝土和拖泵的国有企业,便是走的第一条引进技术的路子。由于混凝土拖泵的主要结构中零部件占大头,而国外企业并没有将核心零部件的技术转授给这几家企业,因此它们每生产一台产品都不得不从国外引进零部件,可想而知,这些零部件的成本是相当昂贵的。因此,这几家国有企业除去成本,只能赚到一点辛苦钱。


  不幸的是,这几家企业走的“拿来主义”的路子让他们很快地消失在了历史的潮流中,而市场上也看不到它们的产品了。这个结果其实是必然的。因为这几家企业将自己恰好放在了一个“无法由此及彼”的位置上。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旅行者向一个农夫打探怎么才能走到附近那个镇子。农夫对旅行者说:“顺着这条路走一英里后,见到一条岔路,再左拐。”不过,农夫马上又接着说:“不行,不行,这样走是到不了你要去的那个镇子的。”思考了一番后,农夫突然拍了拍自己的脑袋说:“这样吧,你先掉过头去走上半英里,见到标有不许前行的标志后再往右拐。”旅行者道谢后,正要掉头,却被农夫拉住了,农夫说:“我记起来了,如果这样走,也是到不了小镇的。”此刻,那位旅行者露出了一脸的狐疑。农夫思考了很长时间之后,对旅行者这样说道:“年轻人,要知道,从这里是无法到达你想要去的那个小镇子上的。”


  事实上,这位旅游者正好处在一个“无法由此及彼”的位置上。很显然,处在这样一个位置上是走不通的。梁稳根很清楚这个道理,如果当时的三一重工要“由此及彼”,那么以上那两条路都是走不通的。梁稳根表示,三一重工此时的年销售额还徘徊在1亿元左右,由于资金不足,根本就没有能力购买新技术,更何况,美、德、日等世界行业巨头对输出技术相当慎重,还设置了层层壁垒。而如果用合资的方式,以自己的市场换取别人的技术,结果只能是给国外企业当“搬运工”,最终也只能是以低质、低价、低配置的传统“中国造”到市场上去竞争。显然,这并不是三一重工和所有三一员工所追求的。即便迫于无奈要走外资合作这条路,但由于该行业的巨头和中国企业的合作通常都有排他性的条款要求,而三一重工集团在他人的眼中只不过是一个“小萝卜头”,用三一重工总经理向文波的话来说就是:“我们也想过走外资合作这条路,但是人家看不起咱们。”

工程机械在线 CMO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Construction Machinery Onl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