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信息发布会

2012-06-11 | 发布者:崔燕琴 | 来自工程机械在线

  5月25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共同主办的“2011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百强汽车工业三十强信息发布会”在江苏省大丰市半岛温泉酒店隆重召开,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蔡惟慈正式发布《2011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百强汽车工业三十强》,以下为发布报告: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机械行业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虽然比上年明显回落,但总体仍实现了较快增长。全年机械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5.06%,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4.52%,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1.14%,出口额同比增长24.49%。这些成绩为实现机械工业“十二五”规划目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当年机械、汽车行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产品向高端升级的步伐加快,大企业的突出业绩功不可没。


  为继续反映机械、汽车工业大企业过去一年的发展成果,激励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推进转型升级,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根据2011年机械、汽车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统计数据,排定了机械工业百强、汽车工业三十强企业(简称“大企业”,下同)座次。现发布2011年机械、汽车工业大企业第九届年度排序名单及相关信息。


  采集和发布机械、汽车大企业年度信息报告,旨在反映中国装备制造企业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成长历程。有助于社会各界对我国机械、汽车工业的发展业绩和前景进行评估预测,有助于提高全社会对机械、汽车行业中大企业的认知;便于与国际同类大企业进行实力对比。年度排序连续反映入选企业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一、有关数据采集原则


  (一)行业范围


  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7—2011)的分类,包括以下行业:金属制品业(部分),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不包括电子专用设备、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指汽车、摩托车及其零部件行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不包括家用电器、照明器具等),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以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部分(指光学玻璃、特种陶瓷及石墨碳素制品)等共7个大类、42个中类和142个小类。


  (二)企业数据的规定


  企业有关数据主要为工业生产经营成果;以行政性关系形成的企业集团不在选择之列;凡是以集团名义进入名单的企业集团,其子公司不再参加排序。


  (三)入选依据


  本年度大企业座次排定是以企业当年主营业务收入为入选和排序的主要依据,亏损企业不参加排序。


  根据上述原则所搜集的数据,已经过相关专业协会及企业的核实和认定。


  二、入选大企业的基本情况


  (一)机械工业百强企业


  2011年机械工业百强企业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再上新台阶。100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总计为15403亿元,同比增长18.56%;实现利润总额1024亿元,同比增长8.70%,增幅比2010年有较大的回落。


  1、百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情况


  2011年,机械工业全行业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速明显回落,但盘点机械百强企业的业绩可以看出,优势企业无论从总量还是增速都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百强中有87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显示不同幅度的增长,其中59家企业以两位数增长。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66.75%)、盾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66.23%)、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62.67%)、三一集团有限公司(59.73%)、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58.38%)、杭州制氧机集团有限公司(50.07%)等8家企业增速在50%以上。


  从总量看,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当年主营业务收入达1910亿元,同比增长26.81%,首次进入世界500强行列,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983亿元,同比增长7.82%,继续居于第二位。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居于第三位,主营业务收入928亿元,同比增长9.84%。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居四位,主营业务收入为871亿元,同比增长31.97%。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和三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848亿元和8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6.75%和59.73%,列居第五、第六位。


  2、百强企业盈利情况


  2011年机械百强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8.83%,增幅比2010年有较大的回落。受多种因素影响,少数大企业利润出现负增长,个别往年的百强大企业因亏损未能进入2011年百强之列。


  在2011年机械百强企业中,57家企业盈利水平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26家增速超过20%,9家增速超过50%,3家增速超过100%。有4家企业盈利在70亿元以上。其中盈利最多的企业是三一集团有限公司,盈利超过100亿元,比上年增长47.31%;其后依次是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利润分别比上年增长77.29%、21.35%。


  从企业性质看,民营企业盈利占比最多,59家民营企业盈利总额达509.46亿元,同比增长11.33%,盈利占百强企业的49.73%;31家国有企业盈利总额为422.85亿元,同比增长3.8%,盈利占百强企业的41.27%;10家三资企业盈利总额92.18亿元,占百强企业的9.00%,同比增长18.95%。


  3、百强企业行业分布


  从行业分布看,百强企业中电工电器行业占31家,继续居第一位;石化通用机械行业15家、工程机械行业14家分列二、三位。


  4、百强企业地区分布


  从地区分布看,百强企业中东部地区占69家,中部地区16家,西部地区15家。从发展速度看,中部地区发展最快,16家大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043亿元,同比增长32.91%,分别快于东部和西部15.85和25.01个百分点;中部16家大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百强的比重上升2.13个百分点,由上年的17.63%升至19.76%,而东部地区占比为67.42%,下降0.87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占比为12.92%,下降1.26个百分点。


  2011年机械工业百强企业个数地区的分布图 (单位:家)


  4、百强企业地区分布


  从地区分布看,百强企业中东部地区占69家,中部地区16家,西部地区15家。从发展速度看,中部地区发展最快,16家大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043亿元,同比增长32.91%,分别快于东部和西部15.85和25.01个百分点;中部16家大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百强的比重上升2.13个百分点,由上年的17.63%升至19.76%,而东部地区占比为67.42%,下降0.87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占比为12.92%,下降1.26个百分点。


  其中,民营大企业发展最快,国有企业次之。59家民营大企业2011年主营业务收入6768亿元,同比增长23.30%,快于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7.27和16.86个百分点,占全部百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43.94%,较上年提高1.69个百分点,在机械工业过去一年的发展中,一批民营大企业成为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柱力量之一;31家国有大企业主营业务收入7851亿元,同比增长16.04%,占全部百强企业的比重为50.97%,比上年下降1.11个百分点;10家三资大企业主营业务收入785亿元,同比仅增长6.44%,占全部百强企业的比重为5.10%,比上年下降0.58个百分点。


  三、大企业在产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趋势


  (一)大企业在机械、汽车工业经济发展中地位重要


  机械、汽车行业大企业在行业中企业数、从业人员的比重不高,但主营业务收入和实现利润占全行业的比重则明显大得多。


  2011年机械工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59839家(不含汽车,下同)(说明: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制度的调整,自2011年起,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统计口径由原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企业,上调为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下同),百强企业在机械工业企业总数中只占0.17%,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占7.99%,但主营业务收入占全行业的13.41%,实现利润总额占13.06%。


  (二)大企业加速崛起,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机械、汽车行业一批优势企业的快速发展,促使行业生产集中度稳步提高。2011年发电设备行业中哈电、东电、上电三大集团产量占比达到66.6%。风电设备行业中大连华锐、新疆金风、广东明阳三大企业产量占比也已达65%左右,加上东汽、上海风电,五家企业产量占比高达82.5%。工程机械行业中徐工、中联重科、三一重工三家企业销售额均超过800亿元,加上柳工、龙工、山推等,前十余家企业的销售额占全国1/2以上。


  汽车行业中,2011年,汽车行业共销售汽车1850万辆,其中30强企业共销售1754万辆,占94.79%。而前十位汽车企业共销售1609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6.96%,占有率与上年相比,提高0.61个百分点。上汽、东风、一汽、长安和北汽五大集团共销售1316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71.12%。


  (三)大企业对重大装备产品的生产贡献突出


  机械、汽车工业多数产品产量已居世界前列,其中大型高端产品主要依靠大企业提供。如发电设备中的超临界、超超临界火电机组、三峡级特大型水电机组、核电设备、兆瓦级风电设备,输变电设备中的500-1000 KV超高压和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设备、大型冶金矿山设备、大型石油化工设备、大型铸锻件等一些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的重要产品,汽车中的轿车、重型载货车,全部由上榜大企业提供。


  四、大企业继续稳定发展,成长性依然良好


  (一)大企业继续保持稳定发展


  机械工业百强企业2011年主营业务收入为15403亿元,比2010年增长15.9%,是2003年第一届排序时的4.8倍,年均增长21.53%;汽车工业三十强企业2011年主营业务收入为27401亿元,比2010年增长12.8%,是2003的5倍,年均增长22.19%。尽管2011年在经济环境趋紧、需求增速趋缓的情况下,机械、汽车工业大企业增速也出现了明显回落,但仍能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无疑反映了机械、汽车工业大企业在复杂环境中的应变能力和良好的成长性。


  (二)大企业规模不断提高


  大企业销售规模持续扩大。2011年机械百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入围门槛为20.03亿元,是2003年8.16亿元的2.5倍;平均规模达154.03亿元,是2003年的4.8倍,年均增长21.52%;最大规模达1909.87亿元,是2003年的5倍,比2010年的1497.07增加了412.8亿元。


  (三)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的特大企业迅速增加


  2003年开始评定机械、汽车大企业以来,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的特大企业迅速增加,2011年已达67个。


  机械工业大企业中,主营业务收入超过百亿元的企业,2003年只有3个,2011年达40个,比2010年增加1个,比2003年增加了37个。自2009年起第一次出现超1000亿元的大企业,即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另外,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983亿元)、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928亿元)也已接近1000亿元规模水平。


  五、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破解中国企业“由大到强”的难题而努力


  中国机械工业的产业规模现已居世界之首,在国内外的市场份额持续扩大,机械百强与汽车三十强的入围门槛越来越高。中国机械工业、汽车工业大企业与世界同类企业的差距在不断缩小,在成长性和运营效率指标上都有良好表现。


  值得庆贺的是:在2011年世界500强企业排名中,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机集团)以224.87亿美元的营业额首次入榜,列434位,成为机械行业首个入围世界500强的企业。国机集团进入世界500强行列,是中国机械工业近年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可喜成果。国机集团成立14年来,不断深化机制体制创新、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抢抓市场机遇、加快“走出去”步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形成在装备制造业和现代制造服务业两大核心领域的竞争优势,实现了规模和效益的同步跨越式增长,为提高中国机械工业在世界同行中的影响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肯定我国机械、汽车大企业近年来加快结构调整、努力做大做强的成果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的看到,中国机械工业、汽车工业大企业与世界同行中的顶级企业相比,在规模、盈利水平和资本回报率、品牌、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国际化经营、产业结构等领域,都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与一批优秀的国内中小企业相比,也还存在内在发展活力不足的问题。我们要思考在全球经济正在加速调整变革,中国经济面对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历史关头,大企业如何进一步加快发展,做到主业突出、治理良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机械工业目前仅有国机集团进入世界500强行列,且排名只列434位,目前中国机械工业多数企业的市场集中在国内,缺乏具有重大影响的国际品牌。汽车工业,尽管有4家车企进入全球500强,但从全球汽车企业的排位来看,排在前十位的车企分别是丰田、大众、通用、戴姆勒、福特、本田、日产、现代、宝马、标致,尚没有中国车企的身影。国内车企产销的高附加值产品中自主品牌占比较低,与国际顶尖车企相比仍有明显差距。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关键基础零部件发展滞后,高端装备存在许多仍受制于进口的薄弱环节;自主品牌培育滞后,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是目前我国机械、汽车大企业在“由大到强”、“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十二五”是机械工业新的战略发展机遇期,继续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着力破解制约行业发展的诸多深层次矛盾,是全行业要共同面对的主要挑战。机械工业的转型升级方向主要是:一要努力将严重过剩的中低端产能向高端装备升级,既要努力发展市场急需的高技术装备,又要大力提高传统机械产品的质量,以提升产品附加值;二要夯实基础环节,努力提升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和基础材料的水平,缓解其对发展高端装备的瓶颈制约;三要以节能减排为目标,加快量大面广产品的更新换代和机械企业自身生产过程的技术改造。


  机械、汽车工业大企业要秉持科学发展的理念,注重发展的内涵和质量,在做大的同时,更多地在做强上下功夫,不单纯追求规模效应;要通过推进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通过技术创新、人才强企、品牌提升、强化管理、兼并重组等战略措施,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发展质量,强化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水平,为早日成就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而努力。

工程机械在线 CMO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Construction Machinery Onl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