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文波谈并购称“有钱完婚”

2012-03-27 | 发布者:赵艳秋 | 来自慧聪工程机械网

  近6年来,向文波与“向大炮”的距离越来越远。


  向文波是三一重工副董事长兼总裁,2006年6月,他通过博客“炮轰”凯雷20.69亿元购买徐工机械82.11%股权,被严重低估徐工价值,导致并购事件被叫停;向因此获称“向大炮”。


  但此后,“博客达人”向文波越来越低调。其开在新浪的微博,甚至在2011年5月1日之后的10个月内没有更新。


  三一也早已不是6年前的三一,三一集团年销售额已从当年不足100亿元跃升至2011年近800亿元。2012年初,三一重工更是在半个月内“闪婚”并购德国混凝土巨头普茨迈斯特(业内俗称“大象”)。


  此前一直注重“内生”性增长而非“并购”的三一为何突然“变脸”?并购后如何跨越整合“陷阱”?


  永不拒绝战略并购


  如果不并购,三一即便要把品牌做到全球第一,5年也是做不到的。


  记者:此前,三一“国际化”都是通过自主设厂的内生性增长,这次收购大象为何一改先例?


  向文波:这确实是三一第一次准备并购,但三一看重“内生性”增长,并不意味着排斥通过并购获得“跨越式”发展机会,并购最重要的是看机遇。


  有人认为,三一和大象属于“闪婚”,并因此而担忧。我觉得这是不了解情况。作为业内竞争对手,三一是国内最大的混凝土企业,大象则是全球排名第一的混凝土品牌,三一内部对于大象有着更为直接、深刻的感受和认识。在这个基础上,两家企业准备“谈恋爱”、“结婚”,看的是谁更有能力准备好“结婚彩礼”,而我们有足够的钱来完婚。


  三一国际化从2002年开始,到现在已经有10年时间了。2011年我们出口大概是50亿元,大象2011年销售额是5.7亿欧元,并购大象,相当于三一过去10年国际化的成果。


  我们在巴西、德国、印度等建立了自己的工厂,其中,美国、德国是去年投产,印度是前年投产。从征地、设计规划到投产,每个国家都需要四五年时间;而大象在这方面有很好的基础,除了在欧洲的德国、西班牙等国设有工厂外,在欧洲之外的美国、巴西等国,大象都有自己的生产厂。即便你有钱,你要达到它现在的水平,5年也做不到。


  合并之后,三一将在混凝土领域成为全球毫无争议的领导者,不但有技术,也有最完善的销售体系,还有了一个第一品牌。而如果不并购,三一即便要把品牌做到全球第一,5年也是做不到的。


  记者:三一和大象不担心双方业务高度“同质化”,整合效益不佳?


  向文波:大象是欧美同类企业中最好的。因为金融危机的关系,很多其他同类企业都在亏损,但大象已经实现了盈利。同时,大象的管理团队非常不错。合并之后,我们双方都认为,通过整合及产业链合作,三一可以帮助大象降低生产成本,将其产品覆盖领域迅速从混凝土泵车进一步拓展至搅拌车、搅拌站等;而通过全球销售协同,其销售额会大幅提升,规模效应就会得到体现。


  记者:国内进行国际并购的企业中,最容易出问题的阶段往往发生在业务整合阶段。大象的后续整合中,你最担心什么?


  向文波:三一对于整合大象还是充满信心。三一虽然没有做过并购,但有10年国际化经验,在美国、德国、巴西、印度等都建有工厂。并购后整合的最大挑战还是文化问题。中国人做事和外国人方式不同,思维方式不同,但三一对此已经习惯,首先还是包容,三一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战略就是本土化,大象还是德国管理团队,三一会少派出甚至不派出管理人员,保持其品牌的独立经营。这些跨文化的管理经验,将来都可以用到与大象的整合中。


  此次并购本身是战略性并购,技术性很强。大象在中国市场有影响力,但缺乏中国制造的低成本能力;三一需要大象的品牌、技术和全球销售服务体系,所以两者互补性很强。从这个角度出发,只要有合适的战略性并购机会,三一永远不会拒绝。


  记者:目前,双方的整合进展如何?不少消息认为,三一没有获得来自国家发改委的“路条”许可就已经快速出手进行并购?


  向文波:签约之后,大象老板首先到三一走了一圈,其管理团队又走了一圈,目前还有第三个组在参加三一活动。此外,对于结合三一产业链的建设情况,对方已经开始做计划准备对接;研发交流也按计划推进。


  当然,全面整合还要在股权完全交割以后展开,而这需要通过欧洲和国内的反垄断审查。因为这需要时间,我们希望3月底能够完成。我可以很确定地说,国家发改委对于三一的并购很支持,“路条”不是问题。对于我国政府管理机构来说,国际化并购是核准制,“路条”并不是只给一家国内企业,而是采取信息报备的方式发放。

工程机械在线 CMO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Construction Machinery Onl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