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三一重工获称赞

2012-03-05 | 发布者:赵艳秋 | 来自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

  “中国企业‘走出去’已经有了很成功的例子,就像前天电视台播放的三一重工。”3月2日下午,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赵启正如是说。


  3月3日,2012年全国“两会”正式拉开帷幕,在欧债危机背景下,有关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话题,再一次成为焦点。而刚刚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的三一重工,显然受到了来自中央层面的肯定。


  消除“想象的分歧”


  三一受到的肯定与其娴熟的国际化经验有关。


  跨国并购往往有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其第一号“杀手”,往往不是来自于彼此碰撞后的误会,反而是整合开始之前那些“想象的分歧”。


  那些“想象的分歧”,往往因为沟通不当而凸显出巨大的杀伤力。


  “大家都知道的一个有名的受外国阻挠而没有成功的例子,就是中海油竞争美国优尼科的交易失败了。美国参院的一篇报告指出,中海油失败的原因之一,是没有进行有效的公共外交去消除政府和民间的反对声音。”赵启正说。


  并购普茨迈斯特时,三一重工同样遭遇到了“想象的分歧”。收购消息一经传出,德国本地工人就爆发了抗议。在新闻发布会当天,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及时并且斩钉截铁地的“承诺不裁员”;随后,普茨迈斯特创始人和高管团队也迅速和德国工人进行了沟通,分歧很快被消除。


  在政府层面,三一这次并购则没有受到任何阻挠。它的顺风顺水,与三年前在贝德堡产业园的战略投资不无关系。


  2009年1月29日,三一与德国北威州政府投资协议签字仪式在德国总理府举行,令人惊叹的是,现场见证这笔中国在欧洲最大实业投资项目的,是中国总理温家宝和德国总理默克尔。这笔大手笔投资,不仅为经济寒冬中的北威州经济带来一丝暖意,还为德国本地人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此后三年,三一德国公司大肆招聘本地人才,生产本土化产品,“想象的分歧”亦消弭于无形之中。


  赵启正评价,中国企业“走出去”总体上还是处于初级阶段,原因在于企业对国际市场还缺乏深入的认知和全面的把握,对于国际惯例、通行规则还不够熟悉,也不太善于与当地开展公共外交。


  投资德国与收购普茨迈斯特,似乎显露出三一重工对于国际惯例、通行规则的熟悉。


  “所有的审批在欧洲已经获得通过了。”此前几天,普茨迈斯特CEO罗伯特?肖毅(NorbertScheuch)对外界宣布了本次收购,在欧洲的审批进展。

工程机械在线 CMO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Construction Machinery Online. All Rights Reserved